第三百一十二章 面和心异[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60小说]https://m.60xs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一次由梁王主办的第五次诸侯大会的话,便应当是“面和心异”了。
与会的四个国家,各自都有各自的想法这一点,与之前的第二次与第四次诸侯大会都很相像。
第二次诸侯大会的时候,是由乐成公做盟主,当时乐国的实力其实也并非最强,只不过他是爵位最高所以才被推上了盟主的位置而已。加上那一次的大会目的主要是为了对抗鬼武王,各个诸侯都想要为自己牟利,所以那次诸侯大会的诸侯们都是面和心不和,最后的结果还是十分失败的。
第四次诸侯大会也是相同,摄于荆武威王的威势,各路诸侯不敢不来,可是在荆武威王的面前,各路诸侯却并不是真的心服,只是害怕荆国的大军,因此都表面上服于荆武威王,心里都在盘算着怎么脱离荆国的掌控。所以这一次诸侯大会也是一次“面和心异”的大会。
与这两次不同的是,第一次诸侯大会和第三次诸侯大会则是真正意义上的“诸侯大会”了。第一次诸侯大会是唯一一次由皇帝的名义召开的诸侯大会其他几次都是诸侯们自发组织的,虽然荆武威王和梁王的诸侯大会所用的是皇帝的名义,那也只不过是他们自己冠以这样的名义罢了各路诸侯接受皇帝的分封,当然心下也是效忠于皇帝的。
因此可以说第一次的诸侯大会,是最和谐的一次诸侯大会。
紧接着的第二次诸侯大会便有所不同了之前已经说过了,那次的诸侯大会表面上是为了“勤王”,其实是诸侯们各怀鬼胎。
而接下来的第三次诸侯大会,相对来说也算是比较和谐的一次。至少在这次诸侯大会上,在太原文侯的斡旋下,各路诸侯都达成了短暂的共识,决定先对付他们共同的敌人鬼武王。而这一次诸侯大会的结果也是很好的,诸侯们成功驱逐了鬼武王,将帝京重新交还于原朝皇帝之手。
只不过紧接着由于中原五州的诸侯们的明争暗斗,导致这样一个好好的结果付之东流了,而中原的乱局也又继续持续了七年之久,直到太原文侯率领北军占领帝京为止。
不过现在,梁王的这次诸侯大会,与以往的几次都有所不同。
这次除了与会的诸侯数量很少之外,另外一个不同之处便是这是唯一一次与会诸侯中有诸侯国国君本人未到场的情形的诸侯大会。
这也就决定了这一次的诸侯大会与以往都大大不同。
与会的四国中,表面上几国都有一个共同的旗号和所谓的“目标”那边是讨伐“叛逆”。这个“叛逆”所指的,当然便是雄王盛凌云了。
梁王在会上历数了盛凌云的“十八条大罪”,其中包括“抗拒王师”之前梁王的北征名义上是率领的帝京的皇军和“目无天子”指的是盛凌云拒绝参加这次的诸侯大会等等,梁王在会上说得慷慨激昂,其他的三位诸侯代表却是听得心不在焉。
济北侯和荆王完全是被
第三百一十二章 面和心异[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