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2章 国之爪牙,战克之将[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60小说]https://m.60xs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站在渭桥上,感受着这前所未有的凄凉,郅都心中,只一阵说不清、道不明的心酸。

    一朝天子一朝臣,并非郅都早先不具备的思想认识。

    在离开长安时,郅都也确实曾想过:再回长安,可能是很久以后;彼时的长安,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想过再回长安时,朝中会多出许多新的面孔。

    只是郅都无论如何都没想到:再回长安,迎接自己的,居然是这样的朝野格局。

    ——基本还是那些人。

    但也都不再是那些人了。

    纨绔外戚窦王孙,拜了相;

    梁国谋士韩安国,进三公。

    就连过去,多少为郅都所瞧不起的顶头上司、在绝大多数时间里,都仅仅比郅都官大一级的卫绾,如今也已是官拜御史大夫,位汉亚相。

    只差最后一步,便可礼绝百僚、群臣避道。

    本就比郅都地位尊贵的老前辈们,不是隐退过上了退休生活,就是升到了眼下的郅都,连登门拜访都不一定有资格见到人家的程度。

    原本和郅都平辈的同僚们,如今也大都升了官,见了郅都哪怕不主动拿乔,郅都也得主动先打招呼,口称:某某公。

    原先的后生晚辈、同门师弟,那就更别提了。

    见了郅都,能不挖苦两声‘auv,这不内谁吗之类,就已然算得上是人品厚重,与人谦和。

    一切都变了。

    一切的一切,都让郅都感到前所未有的无所适从。

    便是带着这样的复杂情绪,郅都沿章台街一路南行,终于站在了未央宫北宫门:司马门外。

    一番追忆过后,郅都终还是唉声叹气间,昂起头,绷起脸,径直入了宫门,朝着宣室殿的方向走去。

    却不知,看似对郅都的归来无甚反应,好似仍风平浪静的长安舆论,却随着这一则轰炸性新闻,而彻底为天下人——至少是关中人所关注。

    至于关外,也不过早晚的事而已……

    ·

    ·

    ·

    “先帝的苍鹰来了啊~”

    “且坐。”

    未央宫,宣室殿。

    今天,刘荣特意把会见郅都得场地,定在了后殿那座巨大的沙盘前。

    一来,是奏对、述职这个东西,其实非常繁琐。

    从档案整合,到核算过程,再到得出结果的经过、将结果送报长安朝堂中央等等——往往都是一聊起来,眨眼就是从天亮到天黑。

    刘荣即不喜欢这种繁琐、无聊的工作汇报,也没耐心听郅都说这些又臭又长的老生常谈。

    这二来,也是因为雁门郡的特殊性,使得郅都这个郡太守,实际上却是个边关守将的性质。

    说到雁门郡,就不得不提到雁门关。

    雁门关的位置,大致在后世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

    从关塞接连长城的角度上来看,也可以说雁门关,同样属于长城防线的重要关隘、节点。

    在后世,雁门关以‘险著称,被誉为‘华夏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

    且雁门关,与宁武关、偏头关合称为:外三关。

    要想数百年前,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大幅加强了赵国军队的战斗力——尤其是在草原骑战的战斗力。

    而后,赵武灵王掌控下的赵国将士,便几乎是连战连捷。

    对于北部边境的游牧部族,有了赵武灵王之后的赵国,也表现的无比强硬。

    ——林胡人打来,干他!

    ——楼烦人打来,赶他!

    如是多年,赵国的边境实控线越来越靠北,赵国在再这片新服之地上,设立了云中、雁门、代三郡。

    而后,名将李牧奉令助手雁门,以防备北蛮匈奴。

    在驻守雁门期间,李牧曾根据现实情况,针对赵国北方边境防御情况,而做出了极为准确的判断。

    李牧上疏表奏赵王:为免除匈奴对赵国边民的袭扰,尤其是为了让匈奴人,也常常辛苦收获被人摘走桃子的愤怒,就应该主动出击接战。

    这一战的目的,是为了让匈奴人未来几年都无法通过畜牧、游牧,又或是和商贾交易,来换到任何东西!

    更夸张的是,李牧成功了。

    虽然没人知道那场战争,是如何开始、如何进行、何时结束的,却也终还是在世界战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破匈奴十余万骑。

    ——其后十余年,匈奴不敢寇赵。

    就这寥寥两句话,便足以说明李牧为什么是名将,以及春秋战国时期,各割据政权面对外族,就基本已经是当野怪、boss刷,而不是纯粹为了升级。

    在后世,人们称李牧为军事战略奇才,并在雁门关附近建有一寺,曰:靖边寺。

    其存在的意义,便是纪念李牧戍边保民的累累战绩。

    后来,始皇嬴政一统六国,李牧的功绩也和赵国王廷的尊严一起,被始皇嬴政暂时埋在了故六国的废墟之下。

    秦时,天下一统,海内升平。

    于是,始皇嬴政派遣大将军蒙恬,率兵足足三十万,北出雁门关!

    起战略任务,史书上的原话是:北击胡,悉复河南地——也就是河南地区。

    正所谓,关乎高级官员、将帅的事儿,字儿越少,事儿才越大。

    就这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北击胡,悉复河南地,便不知道沾上了多少人的血液,乃至于宝贵的生命。

    当匈奴人被秦将蒙恬赶到了阴山以北后,始皇嬴政才再度下令:将故列国长城连接起来,已形成一条自西向东绵延万里的秦长城。

    故而雁门关,也就变得愈发重要了起来。

    时间来到汉室鼎立,太祖高皇帝刘邦即皇帝位后的第一年。

    匈奴冒顿单于大军压境,韩王信于战争前线:马邑投降,并率军倒戈,回头来打汉室军队!

    而在韩王信不抵抗+免费效命的束手就擒下,匈奴人也得以向南翻越句注山,以直扑晋阳。

    晋阳,既是如今汉室的代国国

第462章 国之爪牙,战克之将[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