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局签到刑警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尚云祥先生是怎样教练形意拳的[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60小说]https://m.60xs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六腑,改变精神气质,打好技术基础,就得先练好五行拳“。

    还说五行拳不仅锻炼外在的技术动作,还对培养和发挥内在的精神作用,有显着效果。

    并常说:“五行五精即是五虎“,“五行本是五道关,无人把守自遮拦“,“四梢但齐,五行乱发“,“五行合一处,放胆即成功“等等。

    细心玩味,确感到它有助精神,长勇气的作用。

    这在技击上该是多么重要的一环。先生说“内要提“,就是要把内在精神提起来,包括把内五行发动起来。

    “心动如飞剑,肝动似火焰,肺动成雷声,脾动肾加功“。

    这样发动,会增强克敌制胜的信念与威力。

    人们练五行拳,大多数是按金、木、水、火、土,形成劈崩钻炮横的顺序来练。

    而先生则不然,先生说讲五行,就得讲生克制化。

    练五行拳既为治病、健身提高技术,就得按五行相生的道理来做,也就是按金、水、木、火、土,劈钻崩炮横的顺序来练。

    否则,钻与崩的顺序一颠倒,就出了问题。

    因为劈属金,崩属木,便形成了金生木,钻属水,炮属火,又形成水生火。

    讲五行却又违反相生的规律,从道理就说不通,当然效果也就不能理想。

    虎未扑食头早抱出洞入洞紧随身

    有人曾对“虎抱头“提出质疑,引出不少议论。

    我以为,在形意拳术中虎抱头是正确无疑的。它是形意技法中独具特长的动作要领。

    必须理解并要在平素练习中,严格掌握和运用。

    至于虎豹头则是与虎抱头同音,由于臆测误解而产生的。

    尚先生讲形意动作,一开始就强调“肘不离肋,用不离心,出洞入洞紧随附身“。

    这是形意拳出入手的原则,起到先打顾法后打人的作用。

    顾是为了打而储蓄力量。因为肘不离肋,手不离心,会使身臂成为一体,臂借身力而力大,身借臂力而得发。

    再加上钻、翻、拧、裹、坠使蓄力增至极强,威力乃更大。

    因之它是有利于防守、发劲的窍要所在。

    而出洞入洞紧随身不仅是上述涵义的引申,而且是对即将出手的刹那间的要求。

    洞即人的嘴,出洞入洞就是说出入手都要从嘴这儿走。

    在手未离身蓄力待发时,手是在头下抱着,这正和虎扑食的形意相同,故名虎抱头。

    虎之扑食不仅蓄力而发既快又猛,而且是爪到嘴也到,故使被扑之物难于抗脱。

    形意虎形拳的技击威力,正是借助虎抱头的束身蓄力,既顾又打而产生的。

    并且成为形意拳的主要技法,列为四象,即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

    火机一发物必落硬打硬进无遮拦

    先生教练的形意拳术和器械,都要求打好刚劲,迅猛刚实,才能达到“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起如箭落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的技法要求。

    只有刚实才能达到“火机一发物必落,硬打硬进无遮栏“的技击作用。

    因之在形意技法中,练不出迅猛刚实的爆发劲,是不符合拳经要求的。

    刚劲,与用拙力去求迅猛是迥然不同的两码事。

    形意练功有返先天之说,要求一切动作顺乎自然。

    练刚劲也要顺乎自然,在轻松、和谐中按照技法要求,逐渐去追求上下内外、完整一气所形成的刚劲。

    如果是*笨力气蛮练,就谈不上什么刚劲了。

    形意拳有刚(明)柔(暗)和化劲三步功夫,三种劲的划分。

    动用中疾用骤发的为刚劲,缓动遂发的为柔劲,不意而发的为化劲。但是,这三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它们同是在上下相随,内外合一,周身完整一气这一基础上求得的。

    而且三者还有个同一目的发(打)。

    讲发不论是柔劲还是化劲,都必须有刚劲来作本钱。

    否则,就是借力而发,也发不出理想效果来。

    故先生年过古稀时还说“我若再有三十年阳寿,就再打它三十年刚劲“。

    因而先生认为柔(暗)劲的操练,不能分阶段单趟地练,否则会得不偿失的。

    特别是化劲,根本没法分从阶段单趟去练,更不是单趟所能练得的。

    只有在刚劲打好,身力得发的基础上,根据掌握的技法,把发劲前的过渡动作,从自然轻松中、从技术分解中、从运用默悟中,按技法要求去找,才会渐有所得。

    这就是尚云祥先生给予我们拨云见日的指迷之谈。

    先生教学十分注重练功找劲,很少讲着法。

    先生说:“不论什么高着绝着,都不是灵丹妙药,都会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发生不同的变化,甚至有时反被他人所乘。“

    “哪沾哪有,欲发则发“,“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

    用先生的话说:“只有追求这个者是形意拳术的真正精华“。

    先生对形意拳的提练升华,有许多独到和阐发之处有待我们后辈去认识和发扬。

    1986年的11月28日,是先生诞辰122周年,仅借本文,略志怀念!并为同好引些借鉴李文彬)

    (本章完)

尚云祥先生是怎样教练形意拳的[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