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八章 钱打哪来的?[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60小说]https://m.60xsw.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农村的房都差不太多,区别也就是每个村的宅基地大小不一样。

    像李家台子,村里批下来的宅基地都是三间半的格局。

    再加上东西厢房和院墙……

    哪怕是土坯房,房梁加上拓坯,还有人工,差不多也得大几百了。

    尤其是房梁,现如今好木料难寻,一根都得好几十。

    要是再讲究一点儿,垒半截石头墙的话,花费就更多了。

    钱打哪来的?

    还有带来这么多东西,姥爷、两个舅舅,三个姨,每家一份,也要不少钱呢。

    那腊鸭子说是自己抓的,可猪蹄子却要花钱买,就算不要肉票,也得不少钱呢,关键是没关系根本买不到。

    张孟斌的媳妇儿年前生了个闺女,他想买两个猪蹄子下奶,找了好些人都没买到。

    现在李天明居然还要盖新房?

    张福金知道,二妹夫是个拎不清的混账玩意儿,根本指望不上。

    李天明兄弟两个,都是半大小子,能拿得出这么多钱?

    “天明,盖新房的话,这个……需要不少钱呢。”

    张福金看似随意的说了一句。

    “是要不少钱,这些年我们哥俩也攒了点儿,天亮去年就干上满工了。”

    众人将目光落在了李天亮的身上。

    “天亮比你还得小几岁吧?”

    “过了年15了,再有几年,也要说亲了。”

    14就在生产队干上了满工,这在宝安县根本没可能。

    可大家更关心的,还是盖房的钱从哪来的。

    就算兄弟两个豁出命去,指着那几个工分,又能赚几个钱。

    “哟!这就是天明吧!”

    正说着话又有人到了,是李天明的三个姨夫,大姨父郑志勇,三姨夫李全平,还有四姨夫郑恩路。

    李天明连忙带着三个弟妹拜年。

    “都好,都好,你们也都长大了。”

    郑志勇笑着。

    “刚才说什么呢?在院子里就听见屋里挺热闹的。”

    张福金回了一句。

    “正说房子的事呢,天明过些日子要成亲,打算开春把房子建好了。”

    “是嘛!天明,就是有本事。”

    郑志勇也知道,李学成这个连襟不管亲生儿女,只顾和后老婆过自己的小日子。

    “天明,问你个事,报纸上说的那个农民建筑队的李天明,是不是你啊?”

    郑志勇是村里的支委,还是会计,平时能接触到报纸。

    “是我!”

    李天明没有否认,刚才之所以不说,也是不想显摆。

    “还真是你啊,我就说嘛,都是李家台子的,又都叫天明,世上哪有这么巧合的事,天明,了不起,都上报纸了。”

    其他人忙问是怎么回事。

    郑志勇的口才不错,绘声绘色的把李家台子农民建筑队趁着农闲,进城揽工的事说了一遍。

    “天明,你们这么干,不犯错误吗?”

    姥爷有些担心,时代洪流开启之前,他是村里的生产队长,后来因为说错了一句话,不但丢了大队长的职位,还挨了批斗。

    自那以后就变得遇到事小心翼翼,村里的事也不敢冒头。

    “爸,您就放心吧,天明他们干的这个,是国家政策支持的,只要不脱力大集体,谁都找不出毛病,要不然还能登报纸!”

    郑志勇帮着解释道。

    上辈子,这位大姨父也是个风云人物,改开的风还没刮过来,他就做起了小生意。

    后来更是靠着倒腾五金土产的买卖发了财,在他们宝安县城买了好几个门脸儿房,置办下了偌大的家业。

    只不过发了财以后,郑志勇变得不认亲,对岳父一家更是满眼瞧不上。

    李天明听老姨家的表弟说过,老姨夫生病需要做手术,找大姨父借3000块钱,都没借出来。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现在的大姨父除了喜欢卖弄,其他的方面都还行。

    “天明,你既然有进城揽工的路子,以后要是再有活,能不能带着我啊!”

    张孟斌听说不犯错误,立刻生出了念头

第八十八章 钱打哪来的?[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